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感动海南人物:王振用拐杖量出自强不息的高度

2013-05-21 14:42:55来源:

打印 字号: T|T

 王振是个快乐的男孩。

 虽然爬楼梯艰难,但王振总是早早赶到教室。


 
  -他双腿残疾,但在同专业120人中成绩名列前十
 
  -即使爬到六楼要花1小时,他也总是早早赶到教室-他和同学们一起捡垃圾,为山区孩子捐衣捐书
 
  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每次考试拿第一
 
  南国都市报记者许欣/文陈卫东/图
 
  眼前的王振,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笑容灿烂、声音洪亮。要不是胳膊下夹着一对拐杖,很难看出他身有残疾。
 
  “跑步我不如别人,但是在其他方面我绝不能输给别人!”这是王振给自己定下的规矩。
 
  他是安徽亳州的一名农村孩子,出生100天左右,便不幸成为小儿麻痹症患者,双腿萎缩,行动不便。父母带他四处求医,花光所有积蓄也没见效,从此,他再也离不开拐杖。“记得小时候看到小伙伴们玩玻璃球游戏,手指一弹,球跑出很远,好玩极了。可是我无法参与,因为一不留神,我就可能摔个大跟头。”王振说,上小学后,由于学校比较远且农村的路难走,每天早上五点多,妈妈就用自行车推着他去上学。夏天还好,每到冬天,由于他的双腿供血不足,很怕冷,腿被冻得很痛,可他会默默忍着从不跟妈妈说,因为他怕妈妈不让自己去上学。在妈妈用热水烫他那被冻得鼓鼓的、伤疤一块接一块的、早已失去知觉的腿和脚时,他会故意岔开话,讲自己当天所学到的知识。
 
  从小学到初中他几乎每次考试都拿第一,用这种方式来为家里省下学费,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市重点高中。在上高中期间,他每天凌晨5点多就到教室晨读,中午不离开教室,让弟弟和同学们带饭给他吃,晚上经常熬夜做题到十一点多。2009年,他顺利考上了海南大学。
 
  父亲打算陪读被他劝回家
 
  “父亲送我到海南上大学,他担心我不能独立生活,主动提出在海南找份工作陪我读书。”王振回忆着刚来海南时的情景,“当时我想,别人能做到独立自主,为什么我不能呢?我坚决不同意父亲陪读。”
 
  从宿舍到食堂,有一段约500米的路,王振拄着双拐蹒跚前行,汗水浸透了衣服。“父亲在后面跟着,我故意表现很轻松,实际上累极了。”终于到了食堂,王振抬头一看,竟然有4级台阶!他最怕的台阶!“父亲站在我身后不远处,看着我爬食堂的楼梯,虽然我没有回头,但是我感受得到他的目光。于是我在心里不断告诉自己坚持往前走,不能让父母担心。如果我连几级台阶都上不去,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怎么能真正独立呢?”当他咬着牙终于走上食堂的4级台阶后,回头看到父亲慢慢转身离去,再也坚持不住,一下子坐了下来。
 
  父亲被他的坚强感动了:“我回家,你好好照顾自己。”不久,父亲从老家给他寄来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而今,这辆电动车已经陪伴了他4年,破损之处贴了一层又一层的胶布。“从宿舍到教室有好几里路,这些年上学,多亏有这辆电动车代步。”
 
  爬到六楼上课要花一个小时
 
  因为双腿无力,在王振眼中,每一级台阶都是一道考验。每学期开学之初,王振都要例行一项特殊的任务那就是先去“考察”一下教室。“我要计算自己到各间教室的时间,从而决定每天起床的时间。”比如,上大学二年级时,要到6楼上课,如果7点多上课,他6点多就要在楼下为爬楼梯做准备,别人花两分钟就能爬完的楼梯,他要花一个小时。“这些年,最难忘记的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和照顾。”王振说,上大二那一年,教他专业课的云老师看到他爬楼梯艰难,立刻和教务处联系,把整个班级的教室从6楼调到了3楼。
 
  曾经,他不敢和人一同上楼梯,怕别人异样的眼神,怕人多时自己的拐杖挡了别人的路。他不敢进超市买东西,怕一不小心摔倒,砸坏货架上的商品。而现在,他拄着双拐,大大方方在校园里散步。“我的足迹踏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前几天还和同学们一块去海口火山口玩,晒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王振乐呵呵地说。
 
  他连续三年获一等助学金
 
  虽然步履缓慢,虽然爬楼梯对他来说十分艰苦,虽然衣服总是被汗水湿透甚至因跌倒而弄脏,但在大学期间,他总是早早来到教室,从未无故旷过一次课。
 
  能不麻烦别人的事,他定要独立扛下。去食堂打饭时,排不了长队,就等别人吃完以后再去吃;去超市买东西时,提不了重物,就把东西分开来买;打扫卫生时,没法用拖把,就把抹布放在地上抹地。
 
  “虽然我身体有残疾,但这不是懒惰的理由,”王振说,“如果在一些小事上偷懒、得过且过,那么就会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还会遇到更多更大的困难,一味地逃避只会一事无成。”
 
  正是这种不服输的性格,就读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王振,在大一时便顺利通过了大学四级英语考试,他以优异成绩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助学金一等奖,还曾被同学们投票评选为“海南大学2012年校园十大励志人物”。


 
  “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回顾这4年,真是很充实。”王振说,“以前也想过大学毕业就出去找工作,但又想趁年纪还轻,多读一些书。”他告诉记者,近期的目标是考研。
 
  老师同学眼中的他性格开朗富有爱心
 
  “他性格开朗,做事积极,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从未因为身体残疾提出过特殊要求,在熟悉他的老师和同学们眼中,他和正常学生没什么区别。”王振所在班级的辅导员欧老师说,刚入校时,王振的成绩只是中等偏上,每一个学期过去,他都在进步,他所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120名学生,他的成绩排年级前十名。
 
  据老师和同学们介绍,王振除每天泡实验室外,还主动参加社团活动,他有一手好棋艺,是学校围棋社团的一员。他还利用学业专长勤工俭学,钻研电脑开发项目,曾参与《后勤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各类网站设计,因研究成果突出,多次参加大赛并获奖。
 
  行动不便的王振,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为社会献爱心,赢得老师和同学的称赞。他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雷锋月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去假日海滩捡垃圾;听说海南中部山区的孩子上学困难,没有衣服穿,没有好书看,他和同学们一道为孩子们捐赠衣服和图书;小至同学生病,大至青海玉树地震,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捐出自己的生活费,尽管自己家境并不富裕。
 
  他经常和学弟学妹谈心,与他们分享学习心得说:“不要只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要多读课外书,多和老师交流,这样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

  (南国都市报 许欣)

编 辑:wangshi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