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武平《均德园简报》第五期

2013-01-24 15:30:33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满 园 春 色 暖 人 心

翔  飞

  平川河畔武平城,马头山上“均德园”,这是为纪念太原堂武平王氏开基始祖均德公而建造的“均德园”。
  均德公原籍江西吉安什乡,生于一二四二年正月十一日,元朝初期,时值寇乱,公以进士身份受朝廷派任武平县抚民令,统十八寨兵民平之,为当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公告休后在武平安居。七百多年来公裔发展到三十余代数十万人,分居在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四川等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历代以来公裔人才辈出,在政府、军队、科技、卫生等各行各业涌现了许多杰出人才,是一族振兴中华的重要力量。
  均德公是武平王氏开基始祖,裔不可忘祖,有祖才有我,我必感恩,感恩应该心行一致。所以我们这一代人的今天,正值国泰民安,裔孙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的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经济有所节余,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办一些族中的公益事业,况且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具备,如不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却会后悔莫及,上对不起祖宗,下难以向子孙交代,故而均德公裔孙中的一些贤能达士和有识之士在2007年就提出在武平县城建“均德园”的设想。
  志在努力,事在人为。通过四年多时间在各地梓叔,特别是西厢村“两委”班子和宗亲的努力和支持,于2010年经武平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在平川镇瑶下坝马头山东南侧建“均德园”。园中之一的主体工程为“王氏宗祠”,方位是乾山巽向兼戍辰,丙戍坐,丙辰分金,形曰“骏马腾飞”。祠址的后龙山雄伟壮观,确有骏马腾飞之势。前眺可观大半个县城,在平坦而又宽阔的土地上新建了许多房屋,而这些房屋既不会影响观望的视线,确能使祠堂更为垫实,一眼远看有步步高的数山重叠,使人心怀豁达。祠前是武平县第三中学,站在祠堂门上,常可看到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学生们象花朵一样鲜艳无比。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收入耳聪,使人心怀喜悦。均德园左侧是武平西门开发区,县文博园、文化广场、体育馆等建于此地,40多米宽的公路直通祠下,交通便利,加之小河环绕,绿水长流,象一条绿色的彩带,飘向祖国、飘向世界。均德园右侧青山环绕,万紫千红,象慈母的胳膊呵护着宗祠,泰然安稳,舒服无比,谁到了均德园址看了都会赞不绝口,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宗祠设计深为39.9米,宽为21米,分前厅、中厅、上厅,三厅连成一体,形似王氏家族的“王”字。祠堂装修,整座大门用条石制作,大门上端的条石上刻有“王氏宗祠”四个大字,大门外两侧用古田青石板浮雕“梅、兰、菊、竹”四幅精美图案,每幅宽1.06米,高1.26米(一幅一块石)。前厅正面两个方窗用方铁制作成“喜”字配花边。祠堂前坪外挖砌一口养生塘,名曰“饮马池”。祠堂正面外墙贴瓷板,左、右、后外墙打底灰后用水泥、细沙配铁红粉刷。屋栋面贴0.35米Х0.30米桔红波纹瓦,前厅屋脊安装双龙抢珠,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吉祥如意;中厅屋脊安装一个石质圆球,象征均德公裔孙圆圆满满,和睦团结;上厅屋脊安装一块石质雕刻的“福”字,象征祠址福地,必有福星高照,给裔孙带来福音,带来幸福。屋脊和屋角安装瓷制翘角燕尾。祠堂内地板贴大理石,祠中的八条圆柱用大理石包面并配柱座柱帽。祠内墙壁下端贴1.2米高瓷砖墙裙,其余部分用白纸巾灰粉刷。上厅神坛安放均德公坐姿铜像一尊和均德公一脉列祖列宗神主牌一块。上厅左右两边墙壁上写上“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中厅墙壁上挂在建“均德园”捐款壹万元以上人员的个人或全家福照片和均德公裔孙中已掌握的部分杰出人物事迹简介及照片,为教育子孙后代提供生动教材,激励后代为国争光、为族人争光。前厅墙壁上用大理石刻制建均德园捐款500元以上人员芳名录等内容,使人一进大门就可看到自己在建“均德园”中所作的奉献。
  均德园中的“王氏宗祠”从2011年10月奠基至今,除春节期间和下雨不能施工外,每天不停施工。理事会的决心是保证质量,确保安全,抓紧施工,今年内全面完成“王氏宗祠”的装修任务。时至今日,宗祠已经封顶,完成前厅墙体砌砖并开始粉刷。均德公铜像和门前石狮正在制作,石香炉有民主乡坪畲村王清源梓叔认捐并在制作,屋面正在用波纹瓦装修。
  在建设期间,得到了均德公广大裔孙的关心和支持,经常有来自本县和外省县梓叔到实地察看,许多梓叔尽力捐款,到5月 日止,理事会收到捐款壹万元以上的39人;2000元以上不满壹万元的34人;1000元以上不满2000元的251人;500元以上不满1000元的693     人;500元以下(不含500元)990人。在捐款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体现了他(她)们尊祖敬宗的一片孝心和对均德园建设的热心。
    “王氏宗祠”建设已经进入装修的重要阶段,虽然在捐款方面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仍有一些地方行动迟缓,甚至有些梓叔还不知道武平县城在建祖祠,还有的梓叔不知道应该把捐款交给谁。对此,各理事、各村房长叔公和热心人士要加大宣传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大力宣传建“均德园”的意义,宣传捐款中的激励措施,宣传捐款中的典型事迹,宣传权利与义务、贡献和荣誉相统一的原则,自愿为建“王氏宗祠”捐钱出力。有条件的可组织宗亲到建祠实地参观,眼见为实,必然会振奋人心。我们极大希望均德公广大裔孙行动起来,为建好“均德园”添砖加瓦,为自己争得荣誉,为子孙后代留下光彩的美名。

关于征集《均德公后裔精英录》有关资料的公告

  武平王氏始祖均德公后裔几十万,自古到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励志创业,为国为民曾经在华厦历史的长河中扬帆驰骋、奋力拼搏,创建了不朽的功业和卓著成绩,光彩照人,功不可没,彰显我武平王氏后裔人才济济、精英辈出亮丽景况。
  为缅怀他们的功绩和崇高德行,以启迪我们的后代子孙,以前人为榜样,立志创业,光宗耀祖,在建设现代文明、幸福、和谐社会中再创新的辉煌。为此,由宣传组副组长王贤昌梓叔编辑《均德后裔精英录》,特向各地宗亲公告如下:
  一、人物事迹要凸显,功绩卓著、德行高尚,在当地民众中有良好印象者。可分为“古代”人物(已盖棺定论或有文史刊出的主要史迹为主);“近代”人物(有突出贡献事迹或已故而留存的显著业绩为主);“现代”人物,三个层次为基本原则来选择对象。
  二、已选定的人物应写:出生地、出生年份、世辈、曾任何职及个人身份(如教授、作家等)。
  三、事迹中包含其著作、论文等文献内容,均须写明(包括已公开发表的专业文章等)。
  四、人物事迹记述文字可以不限,但要简明扼要,实事求是以突出事例为主。
  五、写明资料整理和报送人姓名、联系地址和通讯电话号码,以便在需要时互相联系;
  六、报送材料限定在2012年7月底前,越快越好,逾期将影响录入。
  七、材料(附事迹人2寸彩照一张)请寄“福建省武平县平川镇王氏均德园理事会宣传组  王贤昌收”(电话:0597—4829783  邮编:364300)。
  期盼各地宗长、宗贤、前辈和离退休干部、职工、老师等贤能达士大力支持与帮助,不胜致谢!

均德园理事会宣传组

【来信照登】

广东蕉岭梓叔来信摘登

武平县王氏均德园理事会领导:
  从你们寄来的简报中,我们蕉岭的梓叔喜闻我祖均德公纪念园的筹建工作,在你们顾问、会长、常务理事等宗亲的共同努力下,从筹划、协调、选址、报批、宣传发动、筹款到具体的规划建设的各项工作,花费了大量心血,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付出了不可想象的辛劳,换来了宣传发动声势浩大,筹谋协调工作之慎密,各项筹建工作之迅速等……鼓舞人心的初捷效果。这是你们在继完成桑梓坑“王氏家庙”修缮和编写太原堂武平王氏族谱两项光炳王家千秋大事之后的又一丰功伟业建设的良好开端。我们用晚辈的深感骄傲和贝衷的敬佩!在此,请谨允许我转达蕉岭王氏梓叔,真切地祈祝你们龙年得到祖上更多的庇佑,人人身体健壮,个个顺心如意!发挥出王家“敬祖爱宗,人人想干大事,干得成大事,馈报社会,造福子孙”的优良品质,早日完成王氏宗亲的夙愿,圆满完成均德公纪念园的建设工程!

愚晚辈:九生
2012年3月10日

“清明”——武平行

  2012年4月4日,我们一行7人(贵鑫、槐玉、世杰、兴宁、兴涛、晓东、兴龙)经广东梅州松源驱车前往福建武平,一小时后,到达了武平县岩前镇,与久在等候我们的宗族长辈超圣宗亲见面了,在他老人家的陪同下我们参拜了均德公岩前宗祠。途径武平县城时敬拜了葫芦地林氏婆太祖墓。到达县城后,由武平县宗长正茂等梓叔的陪同参观了正在建设庄严雄伟的“均德园”,见证了“均德公”一处处文化遗产的辉煌!为祖辈们在历史上做出的丰功伟绩感到骄傲和自豪!见证了武平宗族多么的团结,对祖宗事业的呵护多么的执着,我们很受鼓舞!使我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这正是:“继序不忘思祖德,春秋匪懈念同根”。
  一天的追源祭祖,我们从广东梅州到武平、到岩前,从先祖的坟墓前到先祖的祠堂牌位下跪拜!满载着我们对祖辈的孝心与崇敬!带着对先辈们的缅怀与追思!七百多年的历史,我们的根在——武平!
  王氏,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着“天子”之裔的赞誉!是一个有着灿若群星、人才辈出,为社会、为国家、为历史、为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一个大家族!我们要弘扬家族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品德,将家族历史承前启后,发扬光大!祝愿我们的家族更加繁荣昌盛、源远流长!祝愿我们的子孙后代更加团结奋进,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   ( 江西省上犹县王兴龙梓叔  供稿)

【宗族骄子】

王 直 将 军

图片文字:2011胡锦涛总书记关怀看望王直将军

  王直(1916-),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四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军区独立第十师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员,独立第九团地方工作干事。红军主力长征后,在闽西南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任福建军区红九团政治处组织干事,闽西游击四支队总支书记,闽西红九团第四连支部书记,连政治指导员。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第四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第二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二支队三团政治处主任、四团政治处主任。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政治部副主任,十六旅四十七团政治委员,苏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六旅政治部主任,第六师十六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六师副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三十五旅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三十军八十九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福州军区公安军政治委员,福建省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十八军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六届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一九五五年,王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王直曾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王直将军先后著有《闽西到浙西》、《艰难的历程》、《弯弓射日》、《忠于信念》、《王直回忆录》等书达几十万字的回忆文章。同时他善于作画,《红军第一山——云石山》、《杨梅岭》和《将军山》等画,为中国军事博物馆和新四军纪念馆收藏,另他还编辑有《王直国画集》。(根据《上杭县王氏族谱》)

图片文字:江西寻邬梓叔参观均德园施工现场合影

【后昆之秀】

全国健康老人王仲焜

图片文字:王仲焜宗贤

       王仲焜,字同任,1912年7月生,武平县平川镇西厢村人。早年曾在武平文明小学和永定、武平银行工作三十多年。1980年办理退休后,被武平县金融界聘为《武平金融志》主编。
   仲焜宗贤旷达乐观,开阔胸襟,忠厚待人,不争强好胜,奉公守法。他注重保健养生,不嗜茶、烟、酒,饮食有度,作息定时。每日清晨到野外散步,回家后做自编健身操,持之以恒,十余年未患大病。仲焜宗贤现101岁高龄,除耳较背外,腿脚灵活,眼尚明,生活能自理。他是县图书馆阅览室每日必至的读者,书报电视成为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2001年他著作《西窗漫草》诗文集出版。2011年又编印出版《期颐摭拾》诗文集。2008年获县和省老龄委颁发的“健康老人证书”;2009年全国老龄协会、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授予仲焜“第七届全国健康老人”奖章及荣誉证书。
   仲焜宗贤非常热心公益事业,2008年桑梓坑均德公祖祠修缮,他热心捐款修祠,这次在县城建均德园,他又主动捐资壹万元。武平县均德园理事会授予他为名誉副会长。(理事会宣传组)

【施工动态】

   图片文字:王氏宗祠上厅封顶

      王氏宗祠上栋于2012年5月1日屋面封顶。目前,宗祠框架工程已顺利完成。前段时间,理事会几次召开常务理事们到施工现场就整体排水、宗祠内外墙、屋面及地板装修等工程进行了广泛讨论、周密安排,已确定了整体装修计划,现施工班正有条不紊地保质保量按计划进行。 (理事会施工组)

授予王格宣等七位梓叔为名誉副会长

  根据《给武平县王氏均德公裔孙的一封信》规定,授予王格宣等七位梓叔为名誉副会长:
  王格宣、王盛辉、王文全(王礼曾之子)、王荣华、王如达、王富启、王康华。

      武平县王氏均德园理事会

【建园花絮】

为母亲做大寿的钱捐给建王氏“均德园”

  刘东连老人,家住武平县桃溪村,明年是老人家的百岁寿辰。刘东连生有四男一女,如今她已是四代同堂,子孙满堂,数十人之家的好命老人。她儿子是孝子,长子王玉芳曾任过乡党委书记、县统战部长等职。退休后一直参与祖宗的公益事业。在修缮武平县桑梓坑均德公祠中担任理事会副会长兼联络组长;编写武平王氏族谱中担任顾问,这次在武平县城建均德园中他又任顾问,虽然他身患重病住院,仍不忘建“均德园”的祖宗事业,多次到建均德园现场实地观看,深入广泛宣传,积极为建园筹资,明年是他母亲的百岁寿辰,原准备给母亲设宴祝寿,好好庆祝一番。但玉芳梓叔与他母亲商议。其母亲是个通情达理的有福老人,决定将做百岁寿辰的钱捐给理事会用于建“均德园”。这一决定得到了家人的赞同和拥护,于是在原捐款1800元的基础上又捐了8300元,合计捐款10100元,玉芳梓叔较长时间患病,医疗费用开支大,基本上没有什么积蓄,捐资建园万元之多,这一举动得到了广大梓叔的称赞和颂扬。我们在这里祝愿刘东连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理事会宣传组)

广东、江西梓叔关心支持建园事业
    

   广东省蕉岭县、江西省寻邬县、上犹县和瑞金市的梓叔看到武平县王氏《均德园简报》后,得知祖地武平宗亲正热火朝天地建设均德公纪念园,陆续来到武平王氏“均德园”施工现场参观。
   4月2日,广东省蕉岭县王九生梓叔带领从广州回乡祭祖的妻子、儿子、儿媳和孙女一行五人驱车来到武平马头山建园现场参观。九生宗贤已为建园捐资1188元,他儿子王必锋当场捐款1000元,支持均德园建设。
   4月3日,江西省寻邬县梓叔在澄江镇王屋村王罗荣书记的牵头下,由36部小车组成的祭祖团来到中山镇上岭村赤竹岭下祭祖祠,当日下午,部分梓叔到桑梓坑“王氏家庙”和宁洋林氏四娘墓祭拜,100多位梓叔乘坐18部小车前往武平县城马头山“均德园”施工现场参观,并在施工现场合影留念。
   4月4 日,江西上犹县王槐玉梓叔一行7 人,驱两部来武平参观考察武平王氏“均德园”建设。槐玉梓叔多次来武平,这次到建园现场参观后,感到均德园建设速度之快出于他们的意料之外。表示回去以后一定向梓叔们宣传,积极发动宗亲为建园捐资出力。
   4月20日,江西瑞金市树春等梓叔到建园实地参观,并带来了一些梓叔的捐款,他们远道而来并积极捐款的精神应予颂扬。                                                
   (理事会宣传组)
   

                                       
   
                                                                                     
  

编 辑: 标签:简报 第五期 武平 均德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