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武平《均德园简报》第三期

2013-01-24 15:30:58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尊祖敬宗均为立身之本   饮水思源德乃处世准则

新  年  寄  语

  我们以改革的思想,开放的胸怀,雄伟的步伐跨进2012年之际,太原堂福建省武平王氏“均德园”理事会向均德公全体裔孙拜年!恭祝宗亲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玉兔辞旧岁,事业历犹新。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居住在全国各地和海外的均德公裔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条战线上,艰苦努力,奋发图强,为振兴中华,发展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伴随着全国的大好形势,福建省武平县王氏均德公裔孙以尊祖敬宗,缅怀祖德,弘扬王氏文化为旨意,成立了福建省武平王氏“均德园”理事会,在武平县城新建“均德园”。通过理事会成员和均德公裔孙的努力,“均德园”建设得到了武平县人民政府批准。通过前段时间的工作,已完成了建园的用地置换和通路、通电、通水等工作;完成了平整土地,挖掘土方18000多立方,浇灌钢筋混凝土240多立方,石砌体650立方;完成了上、中厅地圈樑浇灌和前厅框架屋面封顶,总投入资金90多万元。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均德公的崇高威望和均德公裔孙尊祖敬宗的优良美德;是“均德园”理事会精心组织和无私奉献及均德公全体裔孙大力支持的结果。
  金龙迎新景,攻坚再克难。新的一年我们的任务更加艰巨。要完成王氏“均德园”主体工程即“王氏家庙”的框架浇筑和封砖砌体以及内外装修。任务艰巨,责任更大,困难甚多,需要均德公的全体裔孙团结一心,通力协作。“均德园”理事会成员和宗长要继续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不断提高建园思想认识。每个梓叔应尽裔孙之责,报祖宗之恩,捐钱出力,尽份孝心。特别希望各位贤能达士、有识志士和干部职工、企业家、老板要鼎力相助,慷慨解囊,为建好“均德园”多作贡献,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光辉美名。
  均德裔孙遍天下,同心协力创辉煌。我们太原王氏均德公数十万裔孙,是一个伟大的家族,七百多年来梓叔之间虽然散居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仍是团结一致,互相支持,通过书信、电话等方法沟通信息,共商大事,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民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众多梓叔包括在外县、省居住的梓叔陆续不断地回武平寻根谒祖,到桑梓坑“王氏家庙”朝拜,到均德公和妣林氏太婆坟地祭墓。近两年来岩前“王氏家庙”(均德公祠)修好后,也有众多梓叔去敬香拜祖。这一切说明我们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志向,真乃饮水思源、尊祖敬宗。现在我们要在均德公开基之县城建“均德园”(均德公祠)这是均德公裔孙的共同夙愿,人心所向,责任在肩,抓住机遇共谋祖业,这是一项光荣而又繁重的辉煌事业。均德公每一个裔孙都要有主人翁的思想,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尽份孝心,力所能及,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尽心尽力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建“均德园”任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迈进辉煌的明天。
  恭祝全体宗亲合家欢乐、龙年大吉、事业有成!

  福建省武平县王氏均德园理事会

中华南康王氏宗亲思源抓本深得民心

王正茂   王硕生  王太禄

江西南康市百家姓和谐城正面外景

  我们受中华江西南康王氏宗亲的邀请,代表武平王氏“均德园”理事会参加了2011年12月19日的南康王氏宗祠落成庆典暨王氏教育基金会成立大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广东南雄、江西南昌、赣州、吉安、崇义、上犹、大余、信丰等地的王氏宗亲代表,中华大成王氏听兰理事长到会并讲话。我们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深感南康王氏宗亲思源抓本,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江西省南康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决定在南康市的南山省级森林公园,用地470多亩,总投资7000多万元建设百家姓和谐城。他们采用政府引导、民间主体的模式成立了市筹建委员会。市委书记胡家龙为民誉主任,市长苏传辉、政协主席刘昌鹏先后为主任,许多市委、市政府领导为副主任,市纪委等市直单位领导为成员。在建设过程中一大批省、市领导亲临现场指导。他们在设计建设中以中华民族和谐姓氏文化为主题,中间是古建筑风格的乾坤殿、始祖殿、和熙殿,殿内铸塑盘古、女娲、伏羲、炎帝、黄帝、尧、舜七尊钢像。三大殿两边分三列共有108栋宗祠,每个宗祠约60平方米,宗祠前面有宽广的和谐广场,左右侧建有和谐湖和艺术石雕等。南康王氏宗祠位于前排和谐殿右二栋。他们采取统一开发建造,各姓购买,自己策划装修的方法。王氏宗祠装修华丽,祠堂上厅天子壁神坛中放有王氏始祖子乔公石雕座像,左边墙下端贴的大理石上刻有王氏历代名人像及其有关资料;右边墙下端上侧的大理石上刻着炎黄世系简表连线图,武平开基始祖均德公已连入图中。紧接着是大理石刻置的在建祠、写族谱捐款中数额较大的芳名和照片。下厅两则的墙上大理石上刻着捐款芳名录。上厅的墙壁上端直至屋顶画有古色风韵的壁画。整个装修华丽堂皇,含意深刻,体现了中华王氏的祠堂文化特色。

江西南康市王氏宗祠大门

  南康市王氏宗亲重视教育,深深懂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道理。他们为了支持和资助王氏裔孙儿童学习,激励王氏学子学有所成,为国争光,为家族添彩,成立了南康市王氏教育基金会,得到了南康市王氏宗亲的拥护。基金会成立之时,不少王氏宗亲涌跃捐款,奉献爱心,特别是王家新梓叔在捐助建祠,修谱32.9万元的基础上又赞助了教育基金100万元。他们的举动必将为资助南康市王氏后代培养贤才发挥重要作用。
  南康市王氏宗亲理事会在组织南康市王氏宗祠落成庆典暨王氏教育基金会成立大会隆重热烈,内容丰富,安排有序。大会主席台上挂有“王氏宗祠落成庆典暨王氏教育基金会成立大会”横幅标语。主席台上就座的有南康市王氏宗亲理事会主要领导,建造南康市王氏宗祠修谱和教育基金会捐款较多的人员,中华王氏听兰理事长、江西吉安卢陵王氏磊金副会长,各市、县应邀参加会议的嘉宾,武平王氏代表正茂梓叔也在主席台就座。会上南康王氏宗亲理事会王义栋会长讲话;南康王氏宗亲永远名誉会长王家新之子受其父之托致词(王家新因事外出);中华王氏听兰理事长和来自广东的一位宗亲代表嘉宾在会上讲话祝贺;王瑞临梓叔通报了财务情况;建春副会长宣读了南康王氏宗亲理事会关于成立教育基金会的决定和理事会与教育基金会章程。会议还给捐款万元以上的31位宗亲颁发了荣誉证书。会前会后有龙灯、舞狮、船灯、哨呐队、鼓乐队等文艺表演,热闹非凡,呈现出一片热烈欢乐的祥和气氛。
  我们在赴南康期间,会见了居南康的均德公裔孙王志平、王建春等宗亲,他们热情接待,亲密无间,体现了梓叔之情。我们向他们简单介绍了武平宗亲的情况和在武平县城建王氏“均德园”即均德公祠的情况,他们表示大力支持。

江西南康王氏宗祠殿内子乔公雕像

 

抓住春节有利时机,深入宣传广泛发动

努力筹措资金确保均德园早日建成

  武平王氏均德园建设已完成了东、北、西南侧挡土墙及主体工程,王氏家庙前厅屋面浇灌,这是许多宗亲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西厢、桃溪、湘里、大布、大明、大阳、中坊、大联、七里、上梧、黄坊等村行动较快,已将部分宗亲捐款送到了理事会财务组。在宣传和筹款中,桃溪村玉芳梓叔在身患重病的治疗期间,带病坚持联络宗亲,为建园筹资奔走呼告,理事会领导特劝他要注意休息,好好保重身体,他说“我是理事会顾问,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建均德园出一份力”。他自己带头捐款1000元,还动员儿、女、孙8人每人也捐了100元,他这种尊祖敬宗的崇高精神难能可贵。桃溪、丰四等村的理事,为做好建园的广泛宣传发动工作,翻印了理事会《给武平县王氏均德公裔孙的一封信》数百份,分发到每家每户。
  湘店乡七里村万二郎公的宗亲和联络员走家入户,工作深入细致,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全村只有400多宗亲,共筹集资金3万多元。桃溪村良庆梓叔任汇邦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经理,创建了福建宇田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产品质量好,销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各国,他致富不忘敬祖,在修缮武平桑梓坑祖庙时,捐款2万元,现武平县城建均德园又捐2万元。在均德园建设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尊祖敬宗、捐款出力的感人事迹,得到了梓叔们的高度称赞。
  现属春节期间,梓叔们较空闲,而且许多外出工作的干部、职工、老板、经商者和打工的宗亲回家过春节,各理事会成员和宗亲、联络员要利用这一有时机,采取召开外出人员坐谈会或重点走访、电话联系以及到建园实地参观等方法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只要明确建“均德园”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宗亲们就一定会尽裔孙之责,捐钱出力,为均德园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理事会宣传组)

 

武平县城四维同乡会召开理事会议

积极发动会员为建均德园捐资出力

  2011年12月13日上午,武平县城四维同乡会在平川西厢召开理事会议。四维同乡会在家理事出席了会议。四维同乡会还邀请武平王氏均德园理事会常务副会长正茂梓叔到会指导。
  会议由武平县城四维同乡会会长闻福主持。闻福会长向参会人员传达了均德园理事会理事扩大会议精神,介绍了均德园建设概况和集资情况。理事会顾问麟瑞梓叔作了重要讲话。麟瑞顾问向各位理事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提高认识。在县城建均德园是我们均德公裔孙的一件喜事、盛事。建均德园是为了纪念武平王氏开基始祖均德公,缅怀先祖,联亲睦族,承前启后,成为王氏文化的教育基地;也为海内外王氏宗亲寻根问祖搭建又一平台,也是为武平县城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二要广泛宣传。建均德园的主要资金来源要靠广大均德公裔孙捐助。作为均德公裔孙,能为建均德园捐资出力是一种荣耀和自豪。各位理事要在会员中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要踊跃捐资。理事会成员要积极带头捐款,同时,要发动会员捐资,为公益事业多作贡献。全体会员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钱多多捐,力大多使,积极为均德园建设添砖加瓦。
  正茂常务事会长在会上,高度赞扬了武东梓叔中涌现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为党和国家作出了贡献,也有许多社会成功人士,在桑梓坑祖祠修缮和太原堂武平王氏族谱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武东梓叔的大力支持。四维同乡会在桑梓坑祖祠修缮和族谱编写中热心捐款,积极支持理事会和族谱编写委员会工作。
  正茂常务副会长希望广大梓叔发扬尊祖敬宗的崇高精神,珍惜为自己积福的大好机会,积极为均德园建设捐资出力。举全族之力,早日完成均德园建设。
(理事会宣传组)

 

【施工动态】

均德园工地简讯三则

  ▲  均德园工地施工管理小组于2011年12月21日上午,在工地现场召开了由钢管班、泥工班、木工班、铁工班班组长协调会议。会议由硕生副会长主持,仁纲、铭剑梓叔参加了会议。协调会就抓好安全、确保质量、完成进度等工程有关事宜提出了施工管理目标和要求。通过协调,各班组增强了对设计图纸的明晰度,加强了安全意识,明确了近期施工目标,会上,各施工班组表示一定要保质量、保安全,在年前完成主体工程前厅混凝土屋面浇灌任务。
  ▲  均德园工地道路旁有一高压电线杆,基建小组研究决定延长园址东侧挡土墙,在高压线电线杆周围挖掘了基础,12月30日早晨,老天下起了雨,为保证高压线安全,副会长、基建组长硕生、副组长铭剑的带领工人们冒雨施工,较快地加固了高压线杆,消除了安全隐患。
     ▲  2012年元旦前,均德园建设工地施工已完成挖掘土方18000多立方米,东侧、北侧和西南侧挡土墙石砌体650立方米,主体工程“王氏家庙”上、中、下厅地圈梁浇灌和前厅屋面混凝土浇灌,浇灌混凝土240立方米,总投入资金90多万元。

 

 

 

【宗族骄子】

移居迁学  奉命筑城的王琼

     武平王氏七世祖琼公,字良玉,号孚斋,生于明英宗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年),武平县城西人(今平川镇西厢村)。琼公从小才识过人,慷慨好义,热心公益事业。明成化五年(1469年),当时知县以县学宫偏处东兴贤坊简陋颓败,拟重新改建,王琼即向知县建议愿献出私宅(即孔庙现在县政府内)移居左侧(以后为夏宫第处)以建设宽广华丽的学宫(孔庙)作为全县兴学育才基地。
  明成化年间,江西安县、广东程乡等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县内盗寇,乘机横行,打家劫舍,社会秩序紊乱,居民常遭寇乱。当时王琼看到武平土城墙败坏无法御寇,以庠生身份上书皇帝建筑砖城以御寇乱。然而人微言轻,上书如石沉大海,不见答复。不久,王琼考选为岁贡生,入京城国子监读书后,授南京兵马司指挥一职,他勤于职守,每逢兵戎大事,随机参赞,累建功勋,深受抚院赏识。弘治八年(1498年),被提升为兵部主事,随南赣巡抚金泽、邓廷瓒到江西赣州参赞军务,又屡建军功,此时,琼公再上书朝廷,陈述武平土城破坏,时遭寇扰,居民流离困苦无法安生情况,得到明孝宗的赞同,御批准建武平砖城,命令南赣巡抚负职。金泽委派大参刘孟、宪副张雷视、郡丞黄冕、通判刘渊等筹办,弘治十三年(1500年)六月动工,历时二十五个月,至弘治十五年十月竣工。筑城经费除提取丁粮和派民工外,还动用上抗河税,琼公又主动捐助白银八百两,并介绍弟瑾公参与建城事务,以迄于成。汀州知府蔡余庆曾作《建武平城碑记》,详载民国《武平县志》(丘志)。
  此后,琼公提升为兵部员外郎,提督江、广、福军务,任职多年后,在家因病逝世。(西厢村同任  供稿)

 

【后昆之秀】

自强不息  情系桑梓的王国英

      国英先生,武平县平川镇西厢村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旅居香港,任香港威龙公司经理、武平建英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闽西同乡会副会长、香港武平同乡会会长、龙岩市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武平县第五届政协委员。
  国英13岁被迫辍学,经过农村耕作和从事建筑工程的艰苦磨练,积累了不少的知识和经验,旅居香港后,克服重重困难,创办威龙建筑工程公司。他以诚信为本,客户至上,经营中讲信誉、讲质量,实行人性化管理,善待公司员工,使创办的企业赢得港人。他承接装璜装饰工程,被监定认证均为优质工程。威龙公司成为香港颇有名气的企业。谦和处世,不忘桑梓是国英的人生哲理。他的事业发展了,回馈家乡、回报社会的心愿也更加迫切了,他为武平经济的发展,在家乡投资办厂、筑巢引凤。改革开放后,家乡人去香港办事或赴台探亲,只要找到他,国英不分职务高低。均热情接待和帮助解决困难。
  国英先生很关心祖宗事业,2006年他担任武平桑梓坑均德公祠祖庙修缮理事会会长,今又担任武平王氏均德园理事会会长。国英在港拼搏的三十多年中,经常捐助家乡的慈善事业、教育事业、旅游观光事业以及修桥铺路等公益事业。桑梓坑“王氏家庙”修缮,他捐资人民币20800元,这次武平王氏均德园建设,他又捐款壹拾万元人民币。
  国英先生自强不息拼搏精神、情系桑梓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怀值得族人学习和颂扬。
   

编 辑: 标签:简报 第三期 武平 均德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