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武平《均德园简报》第一期

2013-01-24 15:32:31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武平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县城马头山东南侧建均德园

——给武平县王氏均德公裔孙的一封信

各位宗长、宗贤、宗亲:
  为纪念武平王氏始祖均德公,原定于在武平县城西厢村马头山北侧建均德园,因城市建设规划的变更,该地政府另有所用。我们再次请多位堪舆先生择选建“均德园”地址后,报武平县人民政府审批。经武平县人民政府20lO年7月20日常务会议研究,并以[2010]5号纪要发文批准“同意在位于马头山东南侧的西厢村瑶下坝山坡上建均德园"。这是我们均德公裔孙的一件盛事,可庆可贺。
  武平县城西厢村马头山公园东南侧建均德园,方位是:乾山巽向兼戌辰、丙戌坐、丙辰分金。形日“骏马腾飞"。书中云:乾金为阳金正禄,名为天门地户,四天柱卦,力量最重,坐禄迎禄。均德园后山是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的马头山公园,东毗武平第三中学,北邻武平文博园,左前方小河环绕,绿水长流,右傍青山,万紫千红,真是背靠马头圣山,前观县城美景,侧看骏马腾飞,旦迎人来车往,夕览万家灯火的风水宝地。
  在武平县城建“均德园",一是为纪念均德公统十八寨兵民平寇,为当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公任武平县抚民令时,勤政爱民,深得邑民爱戴,公的伟大功绩值得裔孙乃至全县人民纪念。二是均德公在武平开基700多年,人口发展到30余代,数十万人,分布福建、江西、广东、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西、北京、上海、港、澳、台等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在武平县城建“均德园”,有利于均德公裔孙追根塑源,寻根访祖。三是有利于弘扬均德公厚德、彰显均德公形象,便于均德公的各地裔孙前来谒祖祭拜。四是武平县城西门原来就有均德公的“王氏家祠”,后因种种原因被拆。如今在武平西门选址重建,这是均德公裔孙之夙愿,人心所向,举族拥护。
  通过前段时间的努力,现土地已经置换并己平整,完成了通路、通电、通水等“三通一平”等工作,今年10月20日已经奠基,现正在紧张施工。在“均德园"的规划设计中,、把传统历史的祠堂风貌与现代的园陵风格相结合,寓尊祖敬祖、存阅历史资料,开展文化活动、游览为一体的综合性实用园陵。使“均德园”成为均德公裔孙的又一座祭祀朝拜的圣殿;成为查阅王氏历史资料、学习王氏文化知识的好场所;成为均德公裔孙交流感情、互通信息的平台;更是均德公裔孙瞻仰、参观、游玩、休闲的好去处。“均德园"的新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均德公几十万裔孙增添光彩,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产,均德公裔十房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
  均德公裔孙有着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美德,在修缮武平桑梓坑和岩前王氏均德公祖庙中,众多梓叔捐钱出力,使修缮工程得以顺利完成,受到梓叔们乃至各姓人的好评。现在武平县城新建“均德园”,规模大,所需资金多,是均德公裔孙为敬祖出力,为自己积福的又一次好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向全体均德公裔孙提出倡议:凡均德公裔孙都应尽力捐资,多为祖宗事业作贡献:特别希望国家干部、职工、企业家和广大贤能达士慷慨解囊,尽心尽力,多作贡献。各位宗长、宗贤,要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发动和资金筹集工作。凡均德公裔孙按家庭人口(不分男女)每人都应捐资20元。为弘扬和激励捐资人员,凡捐资500元以上者,刻碑留名;捐资1000元以上者,在纪念册中登其玉照,刻碑留名;捐资5000元以上者在纪念册中登其全家福照片,刻碑留名;捐资l万元以上者,纪念册中设专页,登其全家福照片,并放大挂于均德园墙上,写生平简介,刻碑留名,授予均德园理事会名誉副会长称号,发均德园纪念章一枚;捐资3万元以上者,纪念册中设专页,登其全家福照片,并放大挂于均德园墙上,写生平简介,刻碑留名,授于均德园理事会名誉副会长称号,发均德园纪念章一枚;捐资5万元以上者,纪念册中设专页,登其全家福照片,并放大挂于均德园墙上,写生平简介,刻碑留名,授予均德园理事会名誉会长称号,发均德园纪念章一枚;捐资l0万元以上者,纪念册中设专页,登其全家福照片,并放大挂于均德园墙上,写生平简介,刻碑留名,授予均德园理事会名誉会长称号,发均德园纪念章一枚(均德园纪念章价值按其所捐金额的10%)。另外,捐资500元以上者赠送“均德园"纪念册一套。不论捐资多少,都会在纪念册中公布留名。我们深信,聚全族之智慧,集全族之力量,一定能把一所亮丽堂煌的均德园屹立在武平县城,展示在族人眼前。
    谨祝
身体健康,全家幸福,万事如意!
                                
福建省武平县王氏均德园理事会
      201 1年10月20日

 

建园耀祖 彪炳千秋

  修族谱是为历史提供重要的王氏均德公后裔发展资料,建设均德园是为缅怀先祖、弘扬祖功祖德,激励后辈发奋图强、为国争光。通过修族谱建均德园,使我们加强沟通和联系,加深亲情,团结族人,光大祖业,增进均德公裔孙的福祉。
  武平平川西厢“王氏家庙”建于清代,解放以前曾设“均德小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1983年,县政府为发展武平教育事业,将“王氏家庙”改建钢铁小学教学楼,今仅存“王氏家庙”大门。2009年县委县府对县城建设提出了“南扩、北拓、西进”的发展战略,实施“西进”工程,原西厢“王氏家庙”及改建的教学楼被政府征用。
  2006年冬,王氏家庙修缮理事会提出了在武平县城建设“均德园”的设想,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提交了建园报告。2010年7月经武平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在县城马头山东南侧建设武平王氏均德园。
  值逢太平盛世,众宗亲谒祖之风日盛,耳闻目睹,灵感共识。许多外地均德公裔宗亲情系祖地、寻根问祖、络绎不绝,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饮水思源,富贵不忘祖,凋零叶归根,此乃均德公裔孙宗亲的共鸣。水源木本,偕此同心,兴建均德园对弘扬祖德、探讨汉文化,研究客家人文史很有裨益,此举光耀人环,灵光四溢,房房富贵,天禄流芳,何乐而不为。
  计划中的均德园,座落于县城西厢马头山东南麓,深39.9  米,宽  21米,分上、中、下厅及内坪、门楼,采用框架仿古构造,工程概算500    万元。目前,兴建均德园进展顺利,已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恳请王氏均德公裔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水有源、山有脉、树有根。我们都是均德公的后裔,有着共同的祖先和相同的血脉。我们靠着灵山秀水的荫护和列祖列宗的阴德,繁衍生息近三十代。如今均德公裔孙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为家乡、为祖国、为社会争光添辉,有的仕途亨通,有的经商致富,有的学业有成,有的儿孙满堂,大都生活富足,可谓光宗耀祖。
  建好均德园,是百年大计,千秋功业,是均德公裔孙的大事、喜事,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凡均德公裔的宗亲均有义务把她建好,作为均德公裔孙中的优秀一员,您心系家乡祖地,尊祖敬宗,关心均德园建设,热心公益事业,我们期待您的支持。希望一呼百应,多行善举,慷慨解囊,以传孝道,得以集腋成裘,完成“均德园”建设大业,如蒙捐助,均德园理事会将勒石竖碑,谱载扬名,让后代子孙铭记您的功德。
   
                          (宣传组供稿)
   
资料来源:武平县王氏                 

编 辑: 标签:简报 第一期 武平 均德园